高敏系列(一):四招駕馭高敏感

2024-03-11

鄧竹紜諮商心理師

用照顧小嬰兒的方式面對高敏感的內在,便知道該如何設立界線與照護自我。

高敏感讓人能夠體察環境中微小事物的美好,但也容易一不小心資訊過多,導致腦袋CPU過度負載,運轉延遲。

因外界刺激導致資訊易過載,或者情緒負擔大的特質,一直是高敏感人的硬傷,如一時沒拿捏管理好,便容易將身心逼入潰堤狀態。

這處境能否改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掌握好照顧自己的方法,便能減緩。

關於高敏感的自助書籍很多,其中筆者行之有年,身心有感的克服方法如下:


1. 監測高敏腦容量,刺激與資訊抓大放小

主動觀察自己腦袋能承擔資訊的容量上限為何。

一般來說40-50%為舒適,80%為危險,90-95%逼近滿載潰堤,這時便需稍作休息。

當已經超過80%的負荷量時,可採取抓大放小策略來面對外來資訊:

先抓住重要的,放過小的(也放過自己)來處理。等到有足夠掌握後,再把小的抓起來漸次處理掉。

就如初接新工作,先掌握大局,待大架構都掌握上手後,再接手小細節,以保護自己的身心為先。


2. 高敏感天線太強?阻隔外來資訊

敏銳的感覺與優秀的同理心是高敏感人的特色,但有時候天線太強,則有彷彿門戶洞開的麻煩。

如有時必須面對情緒過滿的上司同事,或者家人小孩,可用想像力幫自己裝上隔絕玻璃,或想像自己正在觀賞電視表演,來減低自己情緒受對方的影響而波動。


3. 正念覺察,主動卸載高敏大腦資訊量 

如遇高強度工作,腦袋資訊有時會逼近90%,導致睡眠困難,情緒低潮,這時可即時停下來進行正念呼吸與身體掃描。

藉由按照指導語,主動卸載高量的情緒負荷,讓身心回到舒適狀態,以繼續面對接下來的工作。


4. 照顧高敏的嬰兒自我,為他/她爭取權益

高敏感專家伊蓮.艾融將高敏自我照護比喻成嬰兒自我來照護。

如若身邊有小寶寶,便知道小嬰兒剛出生對一切都非常敏感,照顧者會知道如何安撫寶寶,讓寶寶免於過度刺激,好安頓他們。

逐漸去敏感化後,便能適應這個世界。

如若有人調皮搔小寶寶的腳底,照顧者不必然得跟對方說小寶寶是高敏感,只要堅定主動地立界線,捍衛住寶寶應得的保護即可。

身為自己的主要照顧者,如果能用照顧小嬰兒的方式面對高敏感的內在,便知道該如何設立界線與照護自我。


以上四招幫助高敏感者有效篩選接收的資訊,使身心常保持在50-60%舒適的狀態。

1. 主動意識自己還有多少空間可納入新資訊:

當習慣留意負荷量後,便能主動意識此刻是該暫停,或是還能再接受更多刺激與訊息。


2. 正念呼吸騰出身心空間:

如因一時情境或時間壓力,導致腦空間快速滿載,如能主動抓住片刻進行正念呼吸,便能有效卸載煩躁,為身心騰出空間。


3. 運用高敏感優勢進行自我照護:

在覺察自我的身心需求上,高敏感反而能發揮優秀功能。於尋求與環境順利合作的前提下,為自己爭取所應得的自我照護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