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心理師會談,跟朋友閒聊有什麼不同?

2024-06-17

劉立蓁實習心理師

也許有些朋友好奇,進行心理諮商不就是像在聊天一樣嗎?諮商跟聊天究竟有何不同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朋友是我們情感支持的重要來源。他們傾聽我們的煩惱,分享我們的快樂,並在我們需要的時候提供安慰和建議。然而,當涉及到心理健康和深層次的情感問題時,與心理師交談與與朋友閒聊還是有一些不同的。以下是幾個主要的區別:

1. 專業知識與技術

心理師擁有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術。他們經過長期的教育和訓練,具備識別和處理各種心理問題的能力。朋友則可能沒有這些專業背景,因此他們的支持更多是基於個人經驗和情感分享。

2. 不批判

心理師在治療過程中會盡可能地理解你,不會對你的選擇和行為做出評判,而是以理解和支持的方式幫助你探索困擾的根源。朋友可能會帶有個人的偏見和情感,給出的建議也可能帶有主觀色彩。心理師理解的態度有助於你自在的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且重新檢視這些想法感受,當事人可能會出於自己的意願做出行為或態度上的改變,過程中心理師不會強迫個案要跟自己一樣,而是尊重、給予空間。

3. 保密性與安全感

與心理師的對話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心理師受專業倫理規範約束,必須對治療過程中的內容保密,除非涉及到法律要求或個人安全問題。這使你能夠在一個完全安全的環境中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必擔心這些內容會被傳播出去。與朋友閒聊時,相對來說比較難有保密性。

4. 朋友間的複雜關係

朋友之間的關係往往比較複雜,通常也有既定的互動方式,不一定能深入探討當事人的問題。朋友間的互動更多是相互支持和分享,但當涉及深層次的心理困擾時,這些既定的互動模式可能會限制深入探討的可能性。

5. 深入探討的負擔

深入探討心理和情感問題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力。這對朋友來說,可能會造成負擔,因為朋友的角色主要是提供情感支持,而不是長時間的心理輔導,對朋友有過多期待也有可能會遭成關係中的壓力過大。心理師則是專門訓練來應對這些情況的,可以提供持續和深入的支持。

6. 治療目標與過程

一般來說,諮商會有一個跟當事人共同協議出來的目標。心理師根據你的需求和問題,制定明確的治療目標,並通過一系列的會談來幫助你實現這些目標。與朋友閒聊則通常是隨意和非結構化的,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這種有目標的治療過程有助於你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實現心理健康的提升。

結語

總的來說,與心理師交談和與朋友閒聊之間有著一些不同。心理師的專業知識、客觀中立的態度、高度的保密性、有目標的治療過程,以及專注於個人成長的特點,使這個服務能夠提供不同於朋友的支持。當你面臨深層次的情感困擾或心理問題時,朋友的支持絕對是很重要的,心理師的支持可以作為一個補充,滿足一些朋友比較難提供的價值。以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比較理解心理師在做什麼了呢?有任何感想都歡迎與我們互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