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創傷-開啟人生新扉頁

2024-09-26

文/實習心理師 林嘉琪撰


        當人們面臨巨大威脅而身心無法回應時,創傷便可能發生。關於創傷治療,美國醫生Bessel van der Kolk(2014/2017)指出語言的奇蹟,透過語言自我探索,讓說不出口的真相完整浮現。由於我們會改變觀點,也會納入新的訊息,因此我們的故事會隨著每一次描述而改變。其中,書寫是靠近內心的感覺世界最有效的方法,可改善身心健康。書寫的目的是寫給自己,讓你的自我知道你一直試圖迴避什麼(pp.247-265)。


        美國心理學家Pennebaker與Smyth(2016/2018)指出,說出內心痛苦的秘密能夠減少內心的焦慮,表露壓抑的想法和感受能夠讓人的內心得到釋放,並且促使我們事件重新思考。書寫與壓力和創傷經驗相關的內心最深處的想法及感受的人,其健康狀況在書寫結束後的兩三個月內有了改善。


        書寫的關鍵在於找出事件的意義,若只寫些瑣碎的事情,或只是宣洩怒氣,無助於改善健康。在事件發生幾個月後,每天持續寫15分鐘,不拘泥於文字形式,不用在意語句是否通順、優美,盡情地、詳實地寫下事件的經過與感受,讓情緒得到宣洩與釋放,並自我回答:「我能從創傷中汲取什麼養分?」透過自問自答,得到對創傷的洞見,靠自己的力量從書寫中得到療癒。


參考文獻

貝賽爾.范德寇(2017):《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劉思潔譯)。大家出版。

(原著出版年:2014)[Besselvan der Kolk.(2017).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Mind,brain and body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uma. (Liu,S.J.,Trans.)Common Master Pres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2014)]

詹姆斯・彭尼貝克、約書亞・史密斯(2018):《書寫的療癒力量》(何麗譯)。機械工業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16) [James W. Pennebaker & Joshua M. Smyth (2016). Opening Up by Writing It Down: How Expressive Writing Improves Health and Eases Emotional Pain. (He, l.,Trans.) The Guilford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