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1. 個別心理治療
一種與心理專業人員進行一對一會談的治療方法,協助個案探索各種心理問題,提高生活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態。
 
2. 團體心理治療 

3. 親職教養功能諮詢

4. 情緒調節   

5. 人際互動訓練

6. 自閉症評估/自閉症治療

7. 注意力缺陷/過動障礙評估

8. 專業督導

兒童發展中心

因應衛生局早療業務推動,且為使民眾對於『兒童發展』和『早期療育』有更正確的認識,福樂心理治療所針對發展遲緩的幼童提供更適切的服務。

透過福樂心理治療所專業人員的規劃,讓整個兒童中心組織架構和執行目標更明確。

福樂已建立完善制度和教育訓練,透過更專業的評估,和家屬一起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

透過與家長的討論,也讓家屬從療育的過程中,能夠參與並學習居家療育的方式,以減緩孩子在日後學習上的挫折與困擾。


服務內容:

1. 兒童發展及早期療育相關諮詢

2.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

3. 兒童早期療育

4. 其他早期療育服務

沙遊治療

1. 沙遊簡介與歷史發展

        沙遊治療(sandplay therapy)是一種非語言的、個別的心理治療方法,由瑞士兒童心理分析學家Dora Kalff(1904-1990)所創,融合英國小兒科醫生Magret Lowenfeld的世界技法(World Technique)、榮格理論、東方禪道思想與西藏的佛理發展而來,重視非指導性、自我療癒的過程。Kalff於1985年成立國際沙遊治療學會,於是沙遊治療成為專門治療取向。

        沙遊治療師在沙遊治療室內備有二個沙盤,分別盛裝乾沙與濕沙。不過,由於濕沙要重新曝曬、過篩,礙於場地設備限制以及整理不易,有些場地只會設置乾沙盤。在沙盤大小方面,尺寸大約是72 cm × 57 cm × 7 或 9 cm,是基於視線的考量,可視不同條件因素有所調整。日本的箱庭療法便會使用不同尺寸的沙箱以搭配不同的個案需求,如親子,集團沙遊,園藝治療等。 

        在治療室的陳列架上,陳列著代表生活世界縮影的數百個小物件與媒材,提供個案自由選擇,並創作與內心相呼應的世界。個案潛意識得以具現,以達到轉化與療癒的可能。 

2. 沙遊治療的學派背景與原理

        許多理論結合沙盤後發展出該取向的沙盤治療,發展出沙盤與榮格取向的沙盤治療,兩者的差異主要是諮商師進行的程序與脈絡,沙盤諮商師相信創造沙盤的過程本身就有意義,過中諮商師的話很少到幾乎沒有,是進行潛意識的交流;而榮格取向的沙盤治療師則比較像是相信沙盤的使用可以促進榮格取向相信的潛意識到意識的整合,也就是會有比較多的語言討論。

        沙盤能表達不能言說的情緒,還有沙子的動覺特性而能讓人在感官動覺上滿足,有時因此能促進語言的表達,沙盤也為個案與其痛苦經驗創造距離,提供安全感及情緒釋放。在生理上,沙盤回應創傷需要非口語介入的神經生物學效應,而且基礎的家庭治療有時發生在非語言層次上。

        從心理動力的角度來說,沙盤的結構性界線也帶來安全感,沙盤讓隱喻現身、減少言語防衛、成為個案移情的對象而減少對治療師移情的議題,能接觸個案潛意識並使其浮出表現於沙盤等特性。這也展現沙遊師了的沉靜與修練來提供自由與保護空間,陪伴個案的內心轉化。 

3. 沙遊治療的具體進行方式

        沙遊治療的進行方式很多樣,隨著不同的諮商師,有著不一樣的特色風格。在福樂心理治療所採用乾沙盤,進行的方式,主要會請個案先以雙手輕觸箱內的沙子,感受沙子,與箱內的沙子連結。沈澱一陣子之後,再邀請個案到物件櫃隨著內心的感受指引挑選,並依照感覺將其排放在沙箱內。個案可以隨意任意地調整沙子的形狀以及擺放物件,來呈現自己的內在。諮商師則按照個案的呈現,與之進行工作。 沙遊治療隨著不同諮商師的取向與風格,還可以進行多種的變化,來貼近個案的內心與之深入工作。 

4. 沙遊治療的優點

沙遊治療具備以下優點:

  • 非口語表達

適合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的人,例如:兒童或經歷創傷者。

  • 象徵性表達

沙遊媒材的運用可以象徵個案的內在世界,使其能夠在不直接面對的情況下處理問題。

  • 促進創造力

沙遊有助於個案以新的方式看待問題。

  • 整合經驗

幫助個案將不同的經驗整合在一起,促進自我覺察與調節能力。

5. 目前福樂提供的項目與形式

        福樂目前提供「沙遊工作坊」以及「沙遊個別諮商」兩種模式。透過工作坊一窺沙遊的神秘面紗以及了解沙遊的理論與體驗,沙遊個別諮商為運用沙遊做更深入的內心議題探索,可更了解自己及對情緒困擾有更深的了解,當面對不擅長表達的兒童、青少年,運用沙遊的非語言表達治療形式,更能幫助兒童、青少年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使內心及情緒獲得釋放。 

我們可以如何幫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