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可以取代諮商嗎?我能夠用ai做些甚麼來幫助自己?

2025-06-30

文/ 朱辰恩 實習心理師


        隨著科技的發展,AI逐漸發展且看似具人性化,有的人會開始跟AI當朋友,甚至有AI男友、女友的出現,好像開始可以滿足心理的層面,也有人開始嘗試用AI進行諮商,那究竟我們能否用AI進行諮商輔導,來了解自己呢?


        本篇文章透過介紹諮商的一些基本特質,讓大家對AI的運用有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


諮商是甚麼?

廣義

        透過談話進行治療,著重諮商師與個案之間合作努力的關係。注重諮商是一種關係與歷程,加強調當事人對生活的滿意,以促使生活更加豐富而美好,而不再僅是解決生活問題。


        大部分對諮商的了解或許是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希望自己變成怎麼樣的人,然而諮商帶來改變的原因,並不是單單從哪裡得到解答,而是透過對話,諮商師有脈絡、理論的詢問去讓個案有所發現,找出自己的解答,且除了解答外,諮商十分強調諮商師跟個案的關係,好的關係可以讓人能夠更願意相信人,或是有更完善的人際互動技巧,也十分強調歷程,去感受、去發現的過程,本身就是有所價值的。


狹義

        每個人對諮商的想法跟意義都不一樣!不只是需要求助的個案如此,進行幫助的諮商師也是如此,諮商師的理論、背景、出身都會影響其諮商師的工作模式與風格,很難有諮商師對於諮商的想法是一模一樣的,既然諮商師是如此,個案們又何嘗不是如此,每個人想要從諮商中得到的東西就是不一樣,但是這個不一樣我覺得正是AI難以去認定到底能不能去用在諮商上的原因。


(1) 每個人想要的東西不同,那的確有的人可以透過AI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這是主觀判斷,很難用客觀判斷去做衡量、解釋,有的人就真的覺得有幫助。


(2) 每個諮商師會給的方向,每隊諮商關係會產生的語言、過程、結果都不同,但AI卻可以給一個明確、統一的結果,AI的答案或許並沒有這麼的不一樣。


        AI仍在發展當中,本文章旨在希望看到此篇內容的人,可以用多元的角度跟方向去思考怎麼樣對自己才會比較有幫助。


參考資料:

郭淑梅、謝麗紅、& 劉嘉吉(2023)。當諮商遇到 AI:談在人工智慧素養和諮商素養之架橋工作。《本土諮商心理學學刊》,14(3),30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