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棒球金牌戰看天賦特質對職涯選擇的影響力

2024-12-27

文/福樂心理治療所 實習心理師 盧怡妤


        前陣子我們正為著臺灣勇奪世界棒球12強金牌而全民歡騰之時,許多人也注意到中華隊的每一位國手各自被安排在最適合自己的戰鬥位置上,不僅是場上的選手,幕後的教練、收集情報的團隊等人,彼此皆按著各自的天賦特質發揮自身才幹,換句話說,團隊裡的每一個人都是金牌、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您了解自己嗎?您擁有什麼樣的天賦特質呢?在求學階段中,許多人對於科系的選擇標準乃根據自己的成績落點來做最後抉擇,畢竟在學校裡能真正體驗各類職場真實樣貌的機會仍屬少數。但透過學長姊、該領域前輩的分享,抑或是實際參訪、實習的各種探索機會,仍然可以窺探一二。


        只是,即便是同一種職業,仍然有許多很不一樣的工作型態。就以心理師來說,有些人擅於面對鏡頭,樂於運用社群媒體來推廣心理衛生、也有人擅於文字工作,有些人則是傾向單純面對面的晤談,抑或是喜歡於固定單位工作或成為行動心理師。換句話說,如何把自身特質發揮在最適合的領域變得相對重要,其中也並無好壞對錯之分。


        以現在流行的MBTI測驗來說,您是哪種人格類型的人呢?如果我們僅從I人與E人的簡易分類來做初步討論,若是請一個I人做著需要大量主動與人群接觸的工作,或許對部分I人來說是種痛苦的折磨,不僅工作成效可能不如期待,也可能會讓這類特質的人無法順利的從工作上獲得成就的滿足,甚至更多的是否定自己的價值。但同樣的工作若是請社交能力強、勇於與陌生人接觸的部分E人來說,或許這反而是幫助他們更多展現自己天賦特質的舞台,不僅做起來得心應手,也能從工作上累積成就並肯定自我。


        若是您正在職涯選擇的十字路口,不妨反問自己可以從這份工作中獲得什麼?抑或是失去什麼?更確切的說,當您選擇這份工作時,是否能讓您的天賦特質有機會嶄露頭角?又有多少自己認同的價值信念可以被滿足?有多少期待與渴望可以被實現?


        有些人會困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針對自己的職涯選擇做探索。目前市面上有許多針對生涯、職涯探索而設計的心理牌卡,也有心理測驗可供施測參考。這些都是幫助探索的工具之一,筆者仍然鼓勵有需求的民眾可以善加運用心理諮商,甚至是在諮商中結合牌卡與心理測驗的結果來做進一步的探索,讓心理師引導您更多的看見自己,透過覺察來幫助自己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職涯探索 #天賦特質 #生涯牌卡